茄子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,午夜福利精品a在线观看,国产高清自产拍在线观看,久久综合久久狠狠综合

    <s id="ddbnn"></s>
  • <sub id="ddbnn"><ol id="ddbnn"></ol></sub>

  • <legend id="ddbnn"></legend><s id="ddbnn"></s>

    暨南大學2017年碩士入學考試考試大綱(材料力學)
    來源:暨南大學網(wǎng) 閱讀:1092 次 日期:2016-07-23 14:11:57
    溫馨提示:易賢網(wǎng)小編為您整理了“暨南大學2017年碩士入學考試考試大綱(材料力學)”,方便廣大網(wǎng)友查閱!

    I.考察目標

    材料力學考試內(nèi)容涵蓋桿件在四種基本變形(拉壓、剪切、彎曲、扭轉)下的強度和剛度計算,應力分析和強度理論、組合變形、壓桿穩(wěn)定。要求考生對材料力學中的基本概念、假設和結論有正確的理解,基本了解材料力學應用的工程背景,具有將一般構件簡化為力學簡圖的分析能力。熟練掌握處理桿類構件或零件強度,剛度及穩(wěn)定性等力學問題的基本方法,具有比較熟練的計算能力與設計能力。

    II.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

    一、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

   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,考試時間為180分鐘。

    二、答題方式

    閉卷,筆試。

    三、試卷內(nèi)容結構

    軸向拉壓變形20分

    剪切變形5分

    扭轉變形15分

    彎曲變形30

    組合變形15分

    應力分析和強度理論20分

    壓桿穩(wěn)定10分

    能量法15

    超靜定結構20

    四、試卷結構

    單項選擇題10分(5小題,每題2分)

    填空題10分(每題2分)

    簡答題40分

    綜合應用題90分

    III.考察范圍

    軸向拉伸與壓縮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掌握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,軸向拉壓桿件的內(nèi)力和應力計算。了解金屬材料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,安全系數(shù)與許用應力。熟練掌握拉壓桿件的強度計算,及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桿件的縱向變形、線應變、橫向變形計算。掌握簡單拉(壓)超靜定問題的一般解法。了解應力集中概念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、直桿橫截面上的內(nèi)力和應力計算。

    二、斜截面上的應力情況。

    三、金屬(低碳鋼與鑄鐵)材料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。

    四、失效和安全系數(shù),拉壓桿件的強度計算。

    五、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桿件的縱向變形、橫向變形計算,結構節(jié)點位移的計算。

    剪切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剪切和擠壓概念;掌握剪切和擠壓的實用計算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剪切和擠壓概念。

    二、連接件的強度校核。

    扭轉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扭轉、純剪切、切應變、切應力互等定理、剪切虎克定律、極慣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的概念。掌握扭矩的計算和扭矩圖的作法。掌握圓軸扭轉應力與扭轉變形分析,圓軸的強度與剛度計算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扭轉的概念,功率、轉速和外力偶的關系。扭矩的計算和扭矩圖的作法。

    二、純剪切、切應變、切應力互等定理、剪切虎克定律。

    三、圓軸扭轉應力的計算。圓軸的強度計算。

    四、圓軸扭轉變形分析與剛度計算。

    彎曲內(nèi)力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對稱彎曲、剪力和彎矩的概念。了解靜定梁的基本形式。掌握梁的剪力和彎矩方程的求法。掌握梁的剪力圖和彎矩圖、剛架內(nèi)力圖的作法。掌握剪力、彎矩和分布載荷集度的微分關系及其應用。了解平面剛架和曲桿的彎曲內(nèi)力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對稱彎曲的概念,靜定梁的分類。

    二、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。

    三、用分布荷截、剪力、彎矩的關系作內(nèi)力圖。

    四、平面剛架和曲桿的內(nèi)力圖。

    彎曲應力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掌握純彎曲梁的正應力公式,彎矩和撓度曲線曲率半徑的關系。理解抗彎截面模量,抗彎剛度的概念。了解梁彎曲切應力的分布。了解非對稱截面梁平面彎曲的條件。掌握梁的強度計算。理解提高彎曲強度的措施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純彎曲梁的正應力公式的推導。

    二、橫力彎曲梁的正應力強度計算。

    三、梁的切應力強度計算。

    四、提高梁承載能力的措施。

    彎曲變形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掌握撓度和轉角的概念,撓曲線的近似微分方程。掌握積分法、疊加法計算梁的撓度和轉角。了解提高梁剛度的措施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梁截面的撓度和轉角的概念,梁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。

    二、用積分法求梁的變形。

    三、疊加法求梁的變形。

    四、梁的剛度校核,提高梁彎曲剛度措施。

    應力狀態(tài)和強度理論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應力狀態(tài),主應力和主平面的概念。掌握平面應力狀態(tài)分析的解析法、圖解法。掌握三向應力圓的作法。理解最大切應力,廣義虎克定律,體積應變,彈性比能,體積改變能密度和畸變能密度。理解強度理論的概念,掌握材料破壞形式分析,掌握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強度理論的觀點、強度條件及其適用范圍。了解莫爾強度理論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應力狀態(tài)的概念。

    二、平面應力的應力狀態(tài)分析:數(shù)解法、圖解法。

    三、應力狀態(tài)分類,空間應力分析,一點的最大應力。

    四、廣義虎克定律,復雜應力狀態(tài)的應變能密度。

    五、強度理論的概念,材料的兩種破壞形式。

    六、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強度理論及其應用。

    組合變形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組合變形的概念與實例。掌握拉(或壓)彎組合變形、兩個相互垂直平面的彎曲、彎扭組合變形的應力與強度計算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拉伸(壓縮)與彎曲的組合。

    二、兩個相互垂直平面的彎曲。

    三、扭轉與彎曲的組合。

    壓桿穩(wěn)定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壓桿彈性平衡穩(wěn)定性的概念。掌握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-歐拉公式、超過比例極限時壓桿的臨界力—經(jīng)驗公式,了解臨界應力總圖。掌握壓桿穩(wěn)定性設計的步驟,理解提高壓桿穩(wěn)定性的措施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壓桿穩(wěn)定的概念。

    二、細長壓桿臨界力的歐拉公式。

    三、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,臨界應力總圖。

    四、壓桿穩(wěn)定的實用計算。

    五、提高壓桿穩(wěn)定的措施。

    能量法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理解能量法,功、位移互等定理等概念。掌握桿件變形能的計算。掌握卡氏第二定理、單位載荷法(莫爾積分)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外力功與桿件應變能的計算,余能的概念及計算。

    二、卡氏第一定理、余能定理、卡氏第二定理。

    三、運用卡氏第二定理求解結構超靜定問題。

    四、單位荷載法(莫爾積分)。

    超靜定問題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掌握簡單拉壓、扭轉以及彎曲超靜定問題的求解方法。掌握力法求解超靜定結構,能利用對稱及反對稱性質(zhì)來簡化超靜定結構的求解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超靜定結構的有關概念。

    二、拉壓簡單超靜定問題。

    三、扭轉簡單超靜定問題。

    四、簡單超靜定梁。

    五、用力法求解超靜定結構,并利用結構對稱及反對稱性質(zhì)。

    附錄A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(zhì)

    [考察目標]

    熟練計算靜矩,慣性矩和慣性積,形心主軸和主形心慣性矩。掌握平行移軸公式及轉軸公式。

    [考察范圍]

    一、平面圖形的靜矩、形心位置、慣性矩、極慣性矩、慣性積的概念。

    二、平行移軸定理。

    三、形心主慣性軸、形心主慣性矩的概念及計算。

    易賢網(wǎng)手機網(wǎng)站地址:暨南大學2017年碩士入學考試考試大綱(材料力學)
   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(diào)整與變化,易賢網(wǎng)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,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?yōu)闇剩?/div>

    2026上岸·考公考編培訓報班

    • 報班類型
    • 姓名
    • 手機號
    • 驗證碼
    關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人才招聘 | 網(wǎng)站聲明 | 網(wǎng)站幫助 |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| 簡要咨詢須知 | 新媒體/短視頻平臺 | 手機站點 | 投訴建議
    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號:滇ICP備2023014141號-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: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(wǎng)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:(云)人服證字(2023)第0102001523號
    聯(lián)系電話:0871-65099533/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:hfpxwx
    咨詢QQ:1093837350(9:00—18:00)版權所有:易賢網(wǎng)